肺源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根据起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临床表现主要为原发病的症状和心肺功能衰竭的症状。
1.肺、心功能代偿期
患者都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哮喘史,逐步出现乏力、呼吸困难。体检示明显肺气肿表现,包括桶状胸、肺部叩诊呈过度清音、肝浊音上界下降、心浊音界缩小,甚至消失。听诊呼吸音普遍降低,呼气相延长,有时可闻及干、湿啰音。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1)呼吸衰竭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夜间为甚,常有头痛、失眠、食欲下降,但白天嗜睡,甚至出现表情淡漠、神志恍惚、谵妄等肺性脑病的表现。
(2)心力衰竭多发生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因此常合并有呼吸衰竭,患者出现气喘、心悸、少尿、紫绀加重,上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甚至呕吐等右心衰竭症状。体检示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心前区可闻奔马律或有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引起的收缩期杂音,杂音可随病情好转而消失。肝肿大伴压痛,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下肢水肿,重者可有腹水。
3.并发症
(1)肺性脑病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精神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综合征。是肺心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常发生于肺功能失代偿期。
(2)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肺心病出现呼吸衰竭后,若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未能纠正,可发生各种类型的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从而加重肺心病的病情,诱发肺性脑病。
(3)心律失常多表现为房性早搏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中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最具特征性。也可有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
(4)休克肺心病休克并不多见,一旦发生,预后不良。发生原因有:感染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多由上消化道出血引起;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所致。
(5)消化道出血可由胃黏膜应激性病变所致,也可由并发的胃溃疡所致。
(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总之,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