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骨扫描接触了小孩怎么办

管理员 2025-07-01 12:47:15 1

做了骨扫描接触了小孩后,一般以观察为主。

骨扫描检查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如果距离检查完已经超过24小时,通常放射性核素在体内已经逐渐代谢消失,正常接触孩子一般没有太大的问题,无需过于担心,也不用给予特殊处理,只需要注意观察即可;通常48小时后,可以亲密接触孩子。

但是,如果是做完骨扫描后的6个小时内被检查者体内可能存在一定射放射性核素,此时接触小孩有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注意观察,所以尽量避免此期间接触孩子。

点赞
相关资源

乳腺癌需要做骨扫描吗 2025-07-01

乳腺癌患者通常需要进行骨扫描检查,原因包括早期检测骨转移、评估治疗效果、预测复发风险和指导治疗决策等。但并非所有患者都必须进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决定。骨扫描也有局限性,患者需与医生充分沟通。1.早期检测骨转移乳腺癌容易转移到骨骼,骨扫描可以帮助医生发现


骨扫描轻度浓聚是乳腺癌骨转移吗 2025-07-01

骨扫描轻度浓聚并不一定是乳腺癌骨转移,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骨扫描作为一种放射性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常用于检测骨骼中的病变情况。当骨扫描结果显示轻度浓聚时,意味着该区域可能存在异常的骨代谢活动。然而,这种浓聚现象并不一定是由乳腺癌骨转移引起的,


骨扫描在骨质疏松症诊断中的价值 2025-07-01

骨扫描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在于检测骨密度、发现骨折风险、监测治疗效果及鉴别其他疾病。1.检测骨密度骨扫描可以检测骨密度的变化,帮助医生诊断骨质疏松症。2.发现骨折风险骨扫描可以发现早期的骨折迹象,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骨折风险。3.监测治疗效果骨扫描可以监测骨质疏


骨扫描为啥不能有尿 2025-07-01

骨扫描时不能有尿包括排空膀胱、衣服上不能有尿,其原因各有不同。1、排空膀胱骨扫描是一种全身性骨骼的核医学影像检查,检查前需要注射放射性物质,也就是骨显像剂,等到骨骼充分吸收放射性物质后才能检查。注射放射性物质后,患者的小便里面也含有放射性物质,进行骨扫描时


肠胃扫描能检查什么 2025-07-01

肠胃扫描多数是指利用彩色多普勒无痛体外胃肠影像扫描仪进行检查,可以检查消化系统疾病。彩色多普勒无痛体外胃肠影像扫描仪的原理是利用超声技术体外扫描胃肠道,监控系统扫描时可以自动精准地检测到病变部位,该项检查经济且高效,短时间内可以检查出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


嗜铬细胞瘤CT增强扫描表现 2025-07-01

嗜铬细胞瘤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者CT增强扫描表现存在差异。1、良性嗜铬细胞瘤良性嗜铬细胞瘤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时可见局部出现形状近似圆形、椭圆形、梨形的边界清晰、包膜完整、无黏连的实性肿块,并有明显强化,CT值为15~5HU,中央坏死区域可呈现为低密度区,但也有少数可


骨扫描后衣服如何处理 2025-07-01

骨扫描后衣服正常清洗即可。首先,骨扫描中使用的放射性物质虽然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但通常其在衣服上的残留量是非常有限的。一般情况下,通过常规的洗涤过程就可以有效地去除大部分可能存在的放射性物质。其次,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相对较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放射性会逐渐减


肺癌为什么做骨扫描 2025-07-01

肺癌骨扫描的主要目的是检测癌症扩散、定位肿瘤、评估治疗效果、诊断骨痛原因、预测预后等。1.检测癌症扩散肺癌容易转移到骨骼,特别是肋骨、胸椎、腰椎、骨盆等部位。骨扫描可以检测出这些早期的转移,帮助医生确定癌症的进展情况。2.定位肿瘤骨扫描可以显示骨骼中异常的放射


早期1期乳腺癌要做骨扫描吗 2025-07-01

早期1期乳腺癌患者通常不需要进行骨扫描,但具体情况需根据患者个体决定,如有高危因素或其他检查提示转移可能,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骨扫描。患者应与医生充分沟通,遵循治疗和随访建议。骨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检测骨骼是否有转移。对于早期1期乳腺癌患者,通


肺癌骨扫描多久做一次 2025-07-01

肺癌骨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检测肺癌是否转移到骨骼。对于肺癌患者,骨扫描的频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包括治疗方案、肿瘤类型和分期、症状、个人情况等。一般来说,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可能会每3-6个月进行一次骨扫描。1.治疗方案骨扫描的频率可能因治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