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坠胀便血考虑是由于痔疮、肛窦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因素所致,需要根据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
1、痔疮
痔疮刺激齿状线区域,可导致肛门坠胀感,并且排便时粪便过度摩擦痔黏膜,导致黏膜损伤,可引起出血。患者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多吃水分充足、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保持排便通畅。同时,可以遵医嘱使用高锰酸钾温水坐浴,或者使用痔疮膏、利多卡因乳膏、布洛芬等药物缓解疼痛。同时,可以遵医嘱服用槐角丸、痔速宁片等药物,促进痔静脉回流,有利于痔块消肿。若患者病情严重,可以通过做胶圈套扎疗法、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痔切除术等进行治疗。痔疮属于良性病变,一般经改善生活习惯、规范治疗后可以得到治愈,预后良好,无需过于担心。
2、肛窦炎
患者肛窦受到炎性因子的刺激,导致肛窦黏膜损伤出血,可引起肛门坠胀便血。患者可以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遵医嘱选择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比如头孢呋辛、头孢拉定、青霉素等进行治疗。若患者病情严重,已经形成隐形瘘管,需要及时做肛窦切开引流术治疗。肛窦炎经积极治疗,可以逆转病变,预防多种肛门直肠疾病的发生,无需过度担心。
3、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盆丛、骶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可出现肛门坠胀感。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溃疡,损伤小血管,可引起便血。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等氨基水杨酸制剂控制炎症反应。对于中重型活动期患者,在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可以服用糖皮质激素,比如氢化可的松、泼尼松等进行治疗。若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并发大出血、肠穿孔等,可以做全结肠切除加回肠储袋肛管吻合术进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病,难以治愈,且容易复发,因此需要及时就诊治疗,提高依从性,以免出现中毒性巨结肠、直肠结肠癌变等并发症。
除以上相对常见的原因外,直肠癌、结肠癌等疾病也可出现上述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到医院肛肠科就诊,并针对病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