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变态反应的部分表现,属于自身免疫病。心脏部位的病理变化主要发生在心脏瓣膜部位。二尖瓣为最常见受累部位。
1.病因
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这种细菌会分泌一些具有活性的酶,当人体感染该细菌后,这些酶会引起身体的免疫反应,进而损伤心脏瓣膜。
自身免疫反应:人体感染甲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免疫系统会产生自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这些物质会攻击自身的心脏瓣膜,导致炎症和损伤。
2.症状
呼吸困难: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心脏瓣膜病变导致心脏功能不全,影响了血液循环,进而引起肺部淤血,导致呼吸困难。
乏力:由于心脏功能不全,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导致乏力、疲劳等症状。
心悸:心脏跳动不规律或过快,导致心悸的感觉。
咳嗽:肺部淤血可引起咳嗽,多为干咳。
声音嘶哑:少数情况下,风湿性心脏病可能会累及心脏外的组织,如声带,导致声音嘶哑。
水肿:由于心脏功能不全,身体内的液体无法正常排出,可导致水肿,常见于下肢、腹部等部位。
胸痛:当心脏瓣膜病变严重时,可能会引起胸痛。
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可导致心脏传导系统的异常,从而引起心律失常。
栓塞:长期心房颤动容易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栓子脱落后可引起栓塞,如脑栓塞、肺栓塞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且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症状也可能有所不同。此外,一些轻症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而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心脏瓣膜病变。
对于怀疑有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总之,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预防链球菌感染、增强身体免疫力对于预防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