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的症状表现为少气懒言、乏力自汗等,常用的治疗药物有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等,均需遵医嘱使用,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和锻炼。
1.人参
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适用于元气虚脱证,肺脾心肾气虚证,气血亏虚,心神不安证。
2.党参
补脾肺气,补血,生津。适用于脾肺气虚证,气血两虚证,气津两伤证。
3.黄芪
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适用于脾胃气虚证,肺气虚证,气虚自汗证,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4.白术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适用于脾气虚证,脾虚水湿失运证,表虚自汗证,妊娠恶阻。
5.山药
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适用于脾虚气弱证,肺虚喘咳证,肾虚遗精证,带下证,尿频证。
6.甘草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适用于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脾气虚证,咳喘,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毒,脘腹或四肢挛急疼痛,调和药性。
以上药物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用药。同时,气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