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出现血块(结膜下出血)可能是眼部外伤、炎症、全身性疾病、抗凝药物及其他原因导致。通常1-2周可自行吸收,出血量较大或伴有其他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1.眼部外伤
如揉眼、眼部受到撞击等,可导致结膜下小血管破裂出血。
2.眼部炎症
如结膜炎、角膜炎等,可因炎症刺激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3.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
这些疾病可导致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
4.抗凝药物
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
5.其他
如剧烈咳嗽、呕吐、便秘等,也可能导致腹压增加,引起结膜下血管破裂出血。
对于结膜下出血,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可在1-2周自行吸收。如果出血量大、吸收缓慢,或伴有其他症状,如视力下降、眼部疼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以排除其他眼部疾病。
此外,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等人群,更容易出现结膜下出血,平时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眼部受伤,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控制血压、血糖等。如果出现结膜下出血,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总之,结膜下出血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