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补肺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手足皲裂、肛裂等病症,也可用于美容养颜。使用时需注意外感咯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痈疽已溃者不宜同苦寒药服。
白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以下是关于白芨的详细介绍:
一、功效与作用
1.收敛止血:白芨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等症状。
2.消肿生肌:白芨能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加速伤口愈合,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手足皲裂、肛裂等病症。
3.补肺:白芨能补肺,对治疗肺痿肺烂有一定的疗效。
4.抗溃疡:白芨能抑制胃酸分泌,对实验性胃溃疡有保护作用,并能促进溃疡面愈合。
5.抗菌:白芨对大型结核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也能对革兰氏阳性菌起到抑制作用。
6.美容养颜:白芨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葡萄糖、挥发油及粘液质等成分,具有美白祛斑、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痤疮、体癣、疤痕等皮肤病。
二、使用禁忌
1.外感咯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白芨。
2.痈疽已溃,不宜同苦寒药服。
三、使用方法
1.白芨粉:将白芨研成细末,每次服用3-5克,每日3次。可用于治疗咯血、吐血、衄血等症状。
2.白芨粥:将白芨10克、大米100克洗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煮粥,粥熟后加入适量红糖调味即可。可用于治疗肺痨咯血、胃溃疡出血等症状。
3.白芨糖浆:将白芨100克、冰糖250克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4次,合并煎液,以小火煎熬浓缩至较稠厚时,加入蜂蜜250克,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服用15克,每日4次。可用于治疗肺结核咯血。
四、识别技巧
1.外观:白芨的块茎呈不规则扁圆形,有2-3个爪状分枝,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
2.质地:白芨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呈角质样,有光泽。
3.气味:白芨无臭,味微苦,嚼之有黏性。
五、关键信息
白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补肺等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白芨不宜与苦寒药同服,外感咯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在使用白芨时,可将其研成细末冲服,或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同时,白芨的真伪鉴别也很重要,可通过外观、质地、气味等方面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