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常见症状包括疼痛、身高变矮、驼背和活动受限。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包括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多晒太阳、适当运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等。
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常见症状包括:
1.疼痛:胸腰背部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翻身、坐立、行走时疼痛加剧,深呼吸、咳嗽时疼痛也会加重。
2.身高变矮、驼背:脊柱椎体被压缩,会导致身高变矮、驼背畸形。
3.活动受限:骨折部位疼痛、肿胀,会使患者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对于老年人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如跌倒、扭伤后出现上述症状,应高度怀疑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及时就医,进行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于已经确诊为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治疗方法包括:
1.药物治疗:使用钙剂、维生素D、抗骨质疏松药物等,以增加骨密度,缓解疼痛。
2.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可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3.康复治疗:包括腰背肌功能锻炼、支具治疗等,可增强脊柱稳定性,防止骨折进一步加重。
4.手术治疗:对于骨折严重、疼痛剧烈、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等。
此外,预防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也非常重要。老年人应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多晒太阳,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以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
总之,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注意预防,以提高生活质量,减少骨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