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原因包括胎膜早破、宫缩过强等,临床表现多样,死亡率极高,产前检查和分娩过程中的密切观察很重要。
羊水栓塞是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羊水栓塞起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羊水栓塞的主要原因包括:
1.胎膜早破:胎膜早破使羊水通过子宫颈管进入母体血液循环。
2.宫缩过强:宫缩过强时,羊水被挤入子宫壁开放的静脉窦内,导致羊水栓塞。
3.前置胎盘:前置胎盘时,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胎儿娩出后,胎盘前置部分的子宫壁血窦开放,导致羊水栓塞。
4.子宫破裂:子宫破裂时,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
5.剖宫产:剖宫产时,羊水可能通过子宫切口进入母体血液循环。
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
1.呼吸困难:突发的呼吸困难、呛咳、紫绀。
2.低血压:迅速出现低血压,甚至休克。
3.凝血功能障碍:皮肤黏膜出血、血尿、便血、阴道出血等。
4.肾功能衰竭:少尿、无尿、氮质血症等。
羊水栓塞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一旦怀疑羊水栓塞,应立即进行抢救,包括抗过敏、解除肺动脉高压、抗休克、纠正DIC及肾衰竭等。
羊水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分娩并发症,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因此,孕妇在产前应进行详细的产前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分娩风险。在分娩过程中,如有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