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合理饮食,是可以胖起来的。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异常、十二指肠-胃反流、年龄增长、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患者常出现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贫血、消瘦等症状。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腺体萎缩和胃黏膜变薄,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导致患者消瘦。
如果患者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且身体消瘦,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使用硫糖铝、瑞巴派特等药物保护胃黏膜,改善胃黏膜炎症。
调整饮食:饮食应多样化,避免偏食,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适当摄入肉类、鱼类、蛋类、奶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甜、过酸的食物。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每餐应七八分饱。细嚼慢咽,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适当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胃肠道的蠕动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保持良好的心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如果患者身体消瘦的情况较为严重,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更专业的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