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可通过刮痧风池、风门、肺俞、合谷、足三里等穴位治疗,年老体弱等人群不建议采用此法,刮痧后需保暖、多喝温水。
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发生较多。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治疗风寒感冒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刮痧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中医疗法。以下是风寒感冒刮痧的穴位:
1.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2.风门穴:位于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5.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年老体弱、年幼、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孕妇,不建议采用刮痧疗法。如果在刮痧过程中出现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刮痧,并休息观察。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此外,在刮痧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吹风受凉。同时,还应多喝温水,以促进新陈代谢,帮助缓解感冒症状。
关键信息:风寒感冒可通过刮痧风池穴、风门穴、肺俞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治疗。年老体弱、年幼、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孕妇不建议采用刮痧疗法。刮痧后应注意保暖,多喝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