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与体征、辅助检查、并发症的诊断和临床分期。
胎盘早剥是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以下是关于胎盘早剥的诊断标准:
1.症状与体征
阴道出血:是胎盘早剥的主要症状,常发生在腹痛之后,出血量通常较多,且血色暗红或鲜红。
腹痛:多为持续性腹痛,程度可因剥离面积大小及胎盘后积血多少而不同。
子宫张力高:触诊子宫硬如板状,有压痛。
胎位异常:可扪及胎位不清,胎心遥远。
2.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可清楚地显示胎盘的位置及胎盘后血肿的情况,有助于诊断胎盘早剥。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贫血,凝血功能检查可提示DIC发生的可能。
3.并发症的诊断
胎儿窘迫:是胎盘早剥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因胎儿缺血缺氧所致。
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胎盘早剥可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出现DIC。
4.临床分期
Ⅰ度:胎盘剥离面不超过胎盘的1/3。
Ⅱ度:胎盘剥离面为胎盘的1/3至1/2。
Ⅲ度: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的1/2。
综上所述,胎盘早剥的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如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胎膜早破等,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对于胎盘早剥的治疗,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期待治疗和终止妊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