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耳朵里掏出膜一样的皮,可能是外耳道耵聍、外耳道炎或外耳道湿疹等原因引起。
从耳朵里掏出膜一样的皮,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
外耳道耵聍: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其分泌的淡黄色黏稠物质即为耵聍,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耳屎。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可自行排出。当耵聍积聚过多,凝结成块,堵塞外耳道时,可称为耵聍栓塞。自行掏出时,可掏出膜一样的皮。
外耳道炎:外耳道皮肤外伤或局部抵抗力降低时,易引发外耳道炎。挖耳或游泳时外耳道进水,可将细菌带入。此外,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的刺激也可导致外耳道皮肤损伤。在炎症的刺激下,外耳道皮肤会出现脱屑、积聚,从而形成膜一样的皮。
外耳道湿疹:外耳道湿疹是发生在外耳道皮肤的多形性皮疹,伴有剧烈瘙痒。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变态反应、精神因素、内分泌失调、代谢障碍等有关。渗出期时,表皮有脱屑,可与血液、脓液、皮脂和外耳道分泌物混合,形成乳酪状的痂皮,从而被掏出时类似膜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掏出膜一样的皮后,出现耳部疼痛、听力下降、耳鸣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频繁挖耳,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水进入外耳道。如果有耳部疾病,应及时治疗,以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