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不正包括臀位、横位等,以臀位多见,横位发生率较低,会增加难产机会,需及时诊断并采取措施,孕妇日常生活中也需注意相关事项。
右枕横位是胎位不正的一种。胎位不正包括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等,以臀位多见,而横位的发生率较低。胎位不正会增加难产的机会,使剖宫产率上升。
胎位不正的原因有:
1.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子宫过小等,会影响胎儿的活动,导致胎位不正。
2.胎儿畸形:胎儿发育异常,如脑积水、无脑儿等,会影响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导致胎位不正。
3.羊水过多或过少:羊水过多或过少,会使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范围过大或过小,从而影响胎位。
4.孕妇腹壁松弛:孕妇腹壁松弛,会使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空间增大,容易导致胎位不正。
5.多胎妊娠:多胎妊娠时,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容易发生变化,导致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检查。在孕30周前,如果发现胎位不正,不需要特殊处理,因为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范围较大,胎位可能会自行转正。如果在孕30周后仍然胎位不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胸膝卧位:孕妇排空膀胱,松解裤带,跪在硬板床上,胸部贴近床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前臂支撑于床面,使头尽量靠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5分钟,连续做1周。
2.艾灸至阴穴:孕妇排空膀胱,松解裤带,取舒适的体位,艾灸双侧至阴穴(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每天1次,每次15~20分钟,连续做7天。
3.外倒转术:由医生进行操作,通过手法将胎位转正,但这种方法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胎位不正的孕妇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产检:及时了解胎儿的发育情况和胎位变化。
2.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3.左侧卧位:睡觉时采取左侧卧位,可改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
4.自数胎动:每天数胎动,了解胎儿的宫内情况。
5.做好分娩准备:提前了解分娩的相关知识,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总之,胎位不正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孕妇在孕期要注意自我保健,定期产检,确保胎儿的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