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功能紊乱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功能性便秘(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混合型)等,还可有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的腹痛、腹胀、肠鸣、排气增多等。
肠道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组胃肠综合征的总称,精神因素为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如情绪紧张、焦虑、生活与工作上的困难、烦恼、意外不幸等,均可干扰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进而引起胃肠道的功能障碍。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1.功能性消化不良
早饱、餐后腹胀、上腹痛、烧灼感、嗳气、恶心、呕吐等。
2.肠易激综合征
(1)腹泻型: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至十余次,可为稀便或水样便,可带有黏液,但无脓血。多在清晨或饭后发生,常伴有腹痛、腹胀、肠鸣、排气增多等。
(2)便秘型: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数日一行,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可伴有腹胀、腹痛、食欲减退、暖气、恶心等。
(3)腹泻便秘交替型:大便时干时稀,时有黏液及脓血,伴有腹痛、腹胀、肠鸣、排气增多等。
3.功能性便秘
(1)慢传输型:多为出口梗阻型,常有便意,但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需手法辅助排便。
(2)出口梗阻型:常有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需增加腹压辅助排便,可伴有肛门坠胀、直肠堵塞感等。
(3)混合型:同时存在慢传输型和出口梗阻型便秘。
4.其他
除上述类型外,还可有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的腹痛、腹胀、肠鸣、排气增多等。
总之,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多样,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便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焦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