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肠绞痛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腹胀、发热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其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误诊,治疗主要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溶栓抗凝、手术治疗等。
缺血性肠绞痛是由于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或栓塞等原因,导致肠道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引起的腹痛。其主要症状包括:
1.腹痛:通常为突发性的剧烈腹痛,主要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可向背部放射。疼痛持续时间不一,可数小时至数天不等。
2.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或胆汁。
3.腹泻:腹泻也是常见症状之一,粪便可为水样便或黏液脓血便。
4.腹胀:患者可有腹胀、肠鸣音亢进等症状。
5.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
6.其他: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缺血性肠绞痛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腹部CT、血管造影等,以明确诊断。
此外,对于缺血性肠绞痛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禁食、胃肠减压:以减少胃肠道的负担,缓解腹痛症状。
2.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溶栓、抗凝:对于动脉血栓形成者,可采用溶栓、抗凝治疗。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肠坏死、穿孔等并发症,需进行手术治疗。
总之,缺血性肠绞痛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对于中老年人,应重视身体的不适症状,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