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降低血糖、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合成,有低血糖、过敏等不良反应,使用时应注意轮换注射部位、控制饮食和运动,个人卫生也要保持。
胰岛素是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治疗糖尿病。
一、功效与作用
1.降低血糖: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
2.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胰岛素能够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胰岛素还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因而有利于消除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营养不良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
二、使用禁忌
1.低血糖反应:为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见于Ⅰ型中脆性型或Ⅱ型中重型患者,由于剂量过大,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或剧烈运动后等原因引起。
2.过敏反应:多数为使用动物胰岛素引起,分为局部过敏和全身过敏。局部过敏仅为注射部位及周围出现斑丘疹瘙痒。全身过敏可引起寻麻疹,极少数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3.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由于注射胰岛素后未按时进餐,或注射部位不吸收胰岛素等原因,可导致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
4.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由于体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导致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三、使用方法
1.胰岛素的种类:根据作用时间的长短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胰岛素。
2.注射方法:胰岛素的注射方法有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皮下注射是将胰岛素注射到皮下组织中,常用的注射部位有腹部、大腿、臀部和手臂等。静脉注射是将胰岛素直接注射到静脉中,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注射时间:胰岛素的注射时间应根据血糖水平和饮食情况而定。一般来说,短效胰岛素应在饭前30分钟注射,中效和长效胰岛素应在饭前1小时注射。
四、识别技巧
1.看药品名称:胰岛素的名称通常包含“胰岛素”这三个字,例如“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
2.看药品规格:胰岛素的规格通常以“单位/支”表示,例如“300单位/支”“400单位/支”等。
3.看药品有效期:胰岛素的有效期通常为2至4年,过期的胰岛素不能使用。
4.看药品包装:胰岛素的包装通常为西林瓶或预填充注射器,包装上应有药品名称、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五、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胰岛素,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注射时间。
2.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避免在同一部位重复注射。
3.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4.注意饮食和运动,保持血糖稳定。
5.如出现低血糖反应,应立即进食或饮用糖水。
6.胰岛素应保存在2℃至8℃的环境中,避免冷冻或受热。
7.使用胰岛素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六、关键信息
1.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能降低血糖、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
2.使用胰岛素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反应、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胰岛素抵抗等不良反应。
3.胰岛素的种类有短效、中效和长效三种,注射方法有皮下注射和静脉注射两种。
4.使用胰岛素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饮食和运动的控制,以及个人卫生的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