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低钾血症的常见原因有钾摄入不足、钾丢失过多和细胞内钾转移到细胞外。其临床表现与血清钾降低的程度和速度有关,常见症状包括肌无力、腹胀、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代谢性碱中毒等。治疗方法包括口服钾盐和静脉补钾,补钾时应注意见尿补钾、补钾速度不宜过快、补钾浓度不宜过高等。
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为低钾血症。
造成低钾血症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
钾摄入不足:长期禁食、少食,或静脉补充钾盐不足。
钾丢失过多:
经胃肠道丢失:如严重呕吐、腹泻、胃肠减压等。
经肾脏丢失: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呋塞米等排钾利尿药的使用。
经皮肤丢失:如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
细胞内钾转移到细胞外:
大量输入葡萄糖和胰岛素,促进糖原合成,同时将细胞外钾移入细胞内。
碱中毒时,细胞内的氢离子移出,细胞外的钾进入细胞内。
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与血清钾降低的程度和速度有关。一般来说,血清钾浓度越低,症状越明显。常见的症状包括:
肌无力:最早出现,一般先出现四肢软弱无力,以后可延及躯干和呼吸肌,出现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肌麻痹。
腹胀、恶心、呕吐:胃肠道平滑肌兴奋性降低。
心律失常:常见的有房性或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
代谢性碱中毒:多为反常性酸性尿。
对于低钾血症的治疗,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轻度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3.0-3.5mmol/L),可通过口服钾盐补充。对于中重度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0mmol/L),则需要静脉补钾。补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见尿补钾:一般要求尿量在40ml/h以上。
补钾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每小时不超过20mmol。
补钾浓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40mmol/L。
总之,低钾血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电解质紊乱,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诱发低钾血症的因素,如长期禁食、大量出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