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的常见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不同人群的症状存在差异,儿童易发生阑尾扭曲,老年人易导致阑尾坏疽穿孔,孕妇的穿孔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阑尾点压痛、反跳痛为其常见临床表现,但是不同人群的症状可能存在差异。
典型症状:
转移性右下腹痛:多数患者在发病初期即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其中少数病例发病开始即出现右下腹痛。腹痛多始于上腹或脐周,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
胃肠道症状:单纯性阑尾炎的胃肠道症状并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痉挛而有恶心、呕吐。盆腔位阑尾炎或阑尾坏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数增多。
发热:一般只有低热,无寒战,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亦不超过38℃。高热多见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
压痛和反跳痛: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固定压痛是最常见的体征,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可随阑尾位置的变异而改变,但压痛点始终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当阑尾穿孔时,会出现腹膜炎,全腹压痛、反跳痛。
特殊人群症状:
儿童:大网膜发育不全,阑尾壁薄,阑尾腔的开口狭小,系膜短,阑尾游动大,易发生阑尾扭曲,导致阑尾腔梗阻,如不及时治疗,易引起阑尾坏死穿孔。
老年人:老年人阑尾动脉多为硬化,阑尾发生血液循环障碍的几率增加,容易导致阑尾坏疽穿孔。此外,老年人常患有各种主要脏器疾病,如冠心病等,急性阑尾炎的穿孔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孕妇:阑尾位置被增大的子宫推挤,压痛部位也随妊娠月份而改变。由于孕妇腹壁增厚,阑尾炎症不易局限,穿孔发生率较一般人高,死亡率也比较高。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转移性右下腹痛,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