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型肺结核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以化疗为主,治疗周期一般为6-12个月。
浸润型肺结核是肺结核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各型肺结核总数的50%以上。以下是浸润型肺结核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休息:肺结核活动期患者应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隔离:肺结核具有传染性,患者应采取呼吸道隔离措施,避免传染给他人。
2.药物治疗:
化疗原则: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化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耐药情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化疗时间一般为6-12个月。
3.对症治疗:
咳嗽、咳痰: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如氨溴索、溴己新等。
咯血:少量咯血时可使用止血药物,如卡巴克洛、垂体后叶素等;大量咯血时需进行止血治疗,如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等。
发热: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4.手术治疗:
适应证:肺结核球经药物治疗无明显吸收,或痰菌持续阳性,以及大块干酪灶内科治疗无法吸收者;结核性脓胸和(或)支气管胸膜瘘经抽吸、冲洗、引流等治疗无效者;不能排除肺癌者;毁损肺伴严重呼吸困难者;大咯血经内科治疗无效或危及生命者。
手术方式:包括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胸廓改形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肺结核的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避免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同时,患者的家属也应注意防护,避免被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