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樱子具有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还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等作用。使用时应注意其禁忌,可煮粥、制膏或炖肉,识别时可通过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进行判断。
金樱子,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味酸、甘、涩,性平,归肾、膀胱、大肠经,具有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金樱子还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肿瘤等作用。以下是金樱子的具体功效与作用、使用禁忌、使用方法和识别技巧:
功效与作用:
固精缩尿:金樱子酸涩收敛,入肾、膀胱经,具有固精缩尿的作用,适用于肾虚遗精、遗尿尿频等症。
固崩止带:金樱子能固涩下焦,可用于治疗崩漏、带下等症。
涩肠止泻:金樱子酸涩收敛,能涩肠止泻,适用于久泻久痢等症。
降血脂:金樱子能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β-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高脂血症。
抗动脉粥样硬化:金樱子能降低主动脉粥样斑块面积百分比,减轻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抗氧化:金樱子能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损伤,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抗菌:金樱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具有抗菌的作用。
抗病毒:金樱子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抑制作用,具有抗病毒的作用。
抗炎:金樱子能减轻炎症反应,具有抗炎的作用。
抗肿瘤:金樱子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使用禁忌:
金樱子有收涩之性,故表邪未解者及中寒泄泻者忌服。
金樱子有实火、邪热者慎用。
使用方法:
金樱子粥:将金樱子洗净,加水煎取浓汁,去渣,同粳米煮粥,粥成时加入白糖调味。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适用于肾气不足、遗精、遗尿、带下等症。
金樱子膏:将金樱子洗净,加水煎取浓汁,去渣,加入适量蜂蜜,小火煎熬至膏状。每次10~15克,每日2次,用开水冲服。适用于肾气不足、遗精、遗尿、带下等症。
金樱子炖肉:将金樱子洗净,加水煎取浓汁,将猪肉洗净,切块,与金樱子汁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调料,小火炖煮至肉熟烂即可。适用于肾虚遗精、遗尿、带下等症。
识别技巧:
金樱子呈倒卵形,长2~3.5厘米,直径1~2厘米。表面红黄色或红棕色,有突起的棕色小点,系毛刺脱落后的残基。顶端有宿存花萼,萼片为5片,背面有灰棕色的小斑点。质硬,切开后,内有多数坚硬的小瘦果,内壁及瘦果均有淡黄色绒毛。气微,味甘、微涩。
金樱子的果实呈黄色,有刺,形如石榴,故有“刺石榴”之称。
金樱子的果实有两种,一种是金樱子,一种是金樱子的变种,名为“红花金樱子”。红花金樱子的果实较大,颜色较深,味道较甜。
总之,金樱子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在使用金樱子时,应注意使用禁忌和使用方法,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金樱子,以确保其品质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