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中医治疗,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注意药物选择和使用。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溃疡性损伤病症,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等特点,好发于唇、颊、舌缘等部位。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营养不良、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有关。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
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拔除残根、残冠,磨改锐利牙尖,拆除不良修复体等。
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2.药物治疗
局部使用药物:口腔溃疡散、冰硼散、西瓜霜等,可减轻疼痛,促进愈合。
全身使用药物:维生素C、维生素B12、泼尼松等,可调节免疫,促进溃疡愈合。
3.物理治疗
激光治疗:可促进口腔溃疡愈合,减轻疼痛。
紫外线照射:可促进溃疡愈合。
4.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可口服中药,如黄连上清丸、知柏地黄丸等,也可外用中药,如口腔溃疡散等。
针灸治疗:可选择合谷、内庭、太冲等穴位进行针灸。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长期不愈的口腔溃疡,或伴有其他症状的口腔溃疡,如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应及时就医,排除恶变的可能。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的睡眠。
特殊人群在治疗口腔溃疡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孕妇:应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如泼尼松等,可选择局部使用药物,如口腔溃疡散、西瓜霜等。
2.儿童:应选择儿童专用药物,如口腔溃疡散、冰硼散等,避免使用刺激性药物。
3.老年人:应注意口腔卫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口腔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