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确诊需要测量血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或其他相关检查,综合判断血压水平和原因,特殊人群的诊断标准可能不同。确诊后应及时就医并采取治疗措施。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以下是关于高血压确诊的相关内容:
测量血压:测量血压是诊断高血压的主要方法。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测量时取坐位或仰卧位,将袖带均匀缚于上臂,使水银柱位于0点,被测者上肢裸露并轻度外展,肘部与心脏位于同一水平。首次就诊时应测量双臂血压,以较高的读数为准。确诊高血压时,至少测量2次非同日血压值达到或超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动态血压监测:诊断高血压时,若诊室血压高于正常,而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平均值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白天平均值收缩压≥135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夜间平均值收缩压≥120mmHg和(或)舒张压≥7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其他检查:若怀疑为继发性高血压,需要进行一些相关检查,如血浆肾素活性、血和尿醛固酮、血皮质醇、血和尿儿茶酚胺、动脉血气分析、尿常规、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等。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血压水平、测量方法、测量时间等因素。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肥胖者等,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确诊高血压后,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以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