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窄性腱鞘炎可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初期可采用制动、热敷、理疗等方法治疗;中期可采用制动、热敷、理疗、局部封闭治疗等方法;后期可采用手术治疗。儿童患者不宜手术,可尝试按摩;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控制血糖,避免感染。
根据腱鞘和肌腱的病理变化,将狭窄性腱鞘炎分为3期:初期、中期和后期。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不同。
1.初期:此时腱鞘和肌腱仅有轻度炎症,仅有疼痛和轻度肿胀。可采用制动、热敷、理疗等方法治疗。制动是指限制手部活动,尤其是握拳和伸指动作,让腱鞘得到充分休息。热敷可以缓解疼痛和肿胀,每天数次,每次15~20分钟。理疗包括超声波、电疗等,可以促进炎症吸收。
2.中期:炎症进一步发展,腱鞘增厚,肌腱滑动受限,但手指屈伸活动尚可。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还可以局部封闭治疗。用普鲁卡因和泼尼松龙混合液在腱鞘内注射,每周1次,一般不超过3次。封闭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炎症,但有一定的复发率。
3.后期:腱鞘和肌腱明显增厚,肌腱滑动严重受限,手指屈伸活动明显受限。此时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切开腱鞘,松解粘连,术后需要固定3周,然后进行功能锻炼。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患狭窄性腱鞘炎不宜手术治疗,因为儿童的腱鞘柔韧性好,随着生长发育,腱鞘可能自行松解。如果儿童出现拇指屈伸受限,家长可以尝试按摩拇指根部,每天数次,每次10~20下,多数情况下可以缓解症状。
此外,糖尿病患者患狭窄性腱鞘炎后,恢复较慢,容易并发感染,治疗时需要更加小心。如果症状较轻,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如果症状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手术治疗时,应在控制好血糖的基础上进行,术后要密切观察切口情况,及时换药,避免感染。
总之,狭窄性腱鞘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时,应及时手术治疗。同时,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加注意血糖控制,避免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