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可导致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等。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按时预防接种等。
支气管肺炎是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2020年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高峰主要在5岁以上儿童,<5岁儿童的流行高峰主要在支原体肺炎流行季节之后,且以肺炎球菌性肺炎为主[1,2]。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详细说一说儿童支气管肺炎的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的发病人数和病死人数均居首位,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肺炎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但夏季并不例外,甚至有些华南地区反而在夏天发病较多。支气管肺炎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感染引起。凡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均可诱发支气管肺炎,但以细菌和病毒最为常见。
二、支气管肺炎有什么症状?
支气管肺炎起病急骤,通常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在疾病早期,患儿可能会出现干咳,随后咳嗽会逐渐加重,咳出黏液脓性痰。有些患儿还可能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喘憋等症状。除呼吸系统症状外,患儿还可能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较小的婴儿症状可能不典型,可出现拒食、呛奶、吐奶、口周青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支气管肺炎可能会进展为重症肺炎,甚至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三、如何诊断支气管肺炎?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医生会听诊肺部,了解肺部是否有啰音。如果肺部有啰音,提示可能存在肺炎。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支原体抗体、衣原体抗体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肺部的炎症情况,判断肺炎的严重程度。
此外,医生还会询问孩子的病史、过敏史等,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四、支气管肺炎怎么治疗?
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保持患儿安静,避免哭闹和剧烈活动。
及时清除患儿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2.对症治疗
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等方法。
咳嗽剧烈时可给予止咳化痰药物。
出现喘憋时可给予平喘药物。
3.对因治疗
根据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对于支原体肺炎,可使用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治疗。
4.其他治疗方法
对于重症肺炎患儿,可能需要进行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等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
五、如何预防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预防支气管肺炎的主要措施包括:
1.加强护理和体格锻炼,增强婴幼儿的抵抗力。
2.防止佝偻病及营养不良,按时预防接种。
3.避免交叉感染,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
5.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等。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由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更容易感染肺炎,且病情可能更严重。因此,家长应特别注意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接种疫苗,预防感染。
2.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疾病的儿童,更容易感染肺炎,且病情可能更严重。因此,家长应注意孩子的日常护理,避免感染,按时带孩子去医院复查,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3.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如艾滋病患儿、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儿等,更容易感染肺炎,且病情可能更严重。因此,家长应注意孩子的护理,避免感染,按时带孩子去医院复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七、总结
支气管肺炎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患儿可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等。预防支气管肺炎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护理、预防感染、按时预防接种等。对于特殊人群,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和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家长应特别注意护理,避免感染。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明确诊断,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