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得鹅口疮,家长无需过度焦虑,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即可。
小孩得了鹅口疮,家长无需过度焦虑,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即可。
鹅口疮是一种由真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好发于口腔黏膜不光滑的部位,如颊黏膜、舌缘、软腭等。其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块,不易擦去,强行擦拭后会出现溢血。患儿可能会因疼痛而拒绝吃奶或进食,哭闹不安。
引起鹅口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口腔不卫生:宝宝的口腔黏膜娇嫩,容易受到细菌或真菌感染。如果家长不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奶瓶、奶嘴等餐具没有及时清洗消毒,或者宝宝吃手、咬玩具等,都可能导致口腔感染。
2.免疫力低下: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细菌或真菌感染。如果宝宝患有感冒、肺炎等疾病,或者长期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鹅口疮的风险。
3.长期使用激素或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或抗生素会破坏口腔内的菌群平衡,导致真菌感染。
4.接触感染源:如果宝宝接触了感染鹅口疮的患儿或物品,如玩具、毛巾等,就可能会被感染。
对于鹅口疮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局部治疗,如制霉菌素混悬剂、克霉唑乳膏等。同时,家长还需要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在喂奶或进食后给宝宝喂一些温水,以清洁口腔。如果宝宝已经开始添加辅食,可以让宝宝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泥、水果泥等,以增强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鹅口疮具有传染性,因此在治疗期间,家长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如果宝宝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或者出现发热、拒食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在治疗期间,家长应遵医嘱按时给宝宝用药,并注意观察宝宝的口腔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