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和炒白术均为菊科苍术属植物白术的根茎,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对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有治疗作用。但白术和炒白术的药效有所区别,炒白术的健脾和胃作用更强。
白术和炒白术均为菊科苍术属植物白术的根茎,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对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等有治疗作用。但白术和炒白术的药效有所区别。
白术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苍术醇、白术内酯等,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白术能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白术还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明显增高。
炒白术是将白术片用麦麸炒制而成,其健脾和胃的作用更强。麸炒白术善于燥湿,主要用于治疗脾胃不和、痰饮水肿等病症。
白术和炒白术的使用方法相似,一般煎服,用量为6-12克。白术和炒白术的使用禁忌和副作用基本相同,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白术和炒白术性温,热病伤津及阴虚燥渴者不宜服用。
2.白术和炒白术能兴奋子宫平滑肌,孕妇应慎用。
3.白术和炒白术有一定的利尿作用,故尿频者应慎用。
4.白术和炒白术不宜与桃、李、菘菜、雀肉、青鱼等同服。
白术和炒白术的识别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
1.看外观:白术的根茎呈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厘米,直径1.5-7厘米。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炒白术的外观与白术相似,但颜色较深,呈黄棕色。
2.闻气味:白术和炒白术有特异的香气,闻之有甘、辛、微苦的味道。
3.尝味道:白术和炒白术的味道微甘而苦涩。
总之,白术和炒白术是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在使用时,应根据自己的症状和体质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同时,应注意药物的使用禁忌和副作用,避免滥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