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通谷穴的位置在哪

张萌萌 2025-07-22 22:33:01 3

足通谷穴位于小趾外侧,第5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处,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取穴。其主治病症包括头痛、项强、癫狂、目痛、鼻衄、颈项痛、腰痛、足跗痛等,直刺0.2-0.3寸,或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针刺时应注意避开血管和神经,孕妇禁针。

足通谷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小趾外侧,第5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处,具体位置在足外侧,第5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以下是关于足通谷穴的一些信息:

1.穴位的取穴方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

在足外侧,第5跖趾关节前方,可触及一骨性隆起,即第5跖趾关节,其前下方的赤白肉际处即是该穴。

2.穴位的主治病症

头痛、项强。

癫狂。

目痛、鼻衄。

颈项痛、腰痛、足跗痛。

3.穴位的操作方法

刺法:直刺0.2-0.3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整个足底部。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4.穴位的配伍应用

配风池、大杼、后溪,有祛风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颈项强痛。

配行间、太冲,有疏肝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5.注意事项

针刺时应注意避开血管和神经,避免损伤。

孕妇禁针。

艾灸时应注意艾炷的大小和艾灸的时间,避免烫伤。

以上是关于足通谷穴的一些基本信息,如有需要,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点赞
相关资源

足通谷穴的正确位置 2025-07-22

足通谷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位于小趾外侧,第5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处,可治疗头痛、项强、目眩、鼻衄、癫狂等病症,刺激方法包括按摩、艾灸、针刺等,孕妇和经期女性应避免刺激。 足通谷穴是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位于小趾外侧,第5跖趾关节近端赤白肉际处。以下是关于足


腹通谷穴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2025-07-22

腹通谷穴具有缓解心胸腹部病证、宁心安神、治疗神志病证、缓解肾炎等作用,针刺需由专业医生操作。 腹通谷穴是中医穴位之一,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以下是关于腹通谷穴的功效与作用的详细介绍: 1.缓解治疗心痛、心悸、胸痛、呃逆、腹痛、腹胀、呕吐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