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病因包括遗传、环境、体重、年龄、缺乏体力活动、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症状因人而异,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诊断主要依靠测量血压,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特殊人群的高血压治疗需注意个体化。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以下是关于高血压的一些重要信息:
一、高血压的病因
1.遗传因素:约70%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环境因素:
饮食:高钠、低钾膳食,过量饮酒等。
精神应激: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压力等。
3.其他因素:
体重: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
年龄:年龄越大,患高血压的风险越高。
缺乏体力活动。
糖尿病、血脂异常等。
二、高血压的症状
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起病隐匿,缺少典型的症状。有的患者可表现为头痛、头晕、头胀、耳鸣、鼻出血、颈项发紧、乏力、心悸、视物模糊等。当血压突然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心悸、眩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神志不清、抽搐。
三、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肾衰竭等。长期高血压还会导致眼底病变,影响视力。
四、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
1.诊断:测量血压是诊断高血压的主要方法。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2.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等。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
五、特殊人群的高血压
1.孕妇:孕期高血压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子痫前期、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孕妇应定期测量血压,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是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治疗时应注意个体化,避免过度降压。
3.儿童:儿童高血压的原因较为复杂,常见的有肥胖、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治疗应根据病因进行。
总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患者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定期测量血压,遵医嘱服药,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