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140mmHg不一定是高血压,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如为首次测量,可休息后复测,若确诊高血压,需长期治疗和管理。
血压140mmHg是不是高血压,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血压的正常范围是收缩压90-139mmHg和舒张压60-89mmHg。如果收缩压为140mmHg,属于血压升高,但还不能确诊为高血压。高血压的诊断需要在非同日测量三次血压,收缩压均≥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如果首次测量血压达到140mmHg,建议休息30分钟后,采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测量时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紧张、劳累等。如果非同日三次测量血压均高于正常,或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此外,以下人群的血压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年龄<65岁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年龄≥65岁的患者,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如果能够耐受,可进一步降低至<140mmHg。
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30mmHg和舒张压<80mmHg。
高血压患者在进行某些活动时,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寒冷等,血压可能会暂时升高,但通常会在休息后恢复正常。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如果确诊为高血压,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和使用降压药物等。同时,要定期监测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总之,血压140mmHg不一定是高血压,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对血压测量结果有疑问,建议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