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见病因是高血压,也可能由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畸形等因素引起。患者常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控制血压、控制颅内压、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等。预防脑出血,要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定期体检。
脑出血,也叫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急性期病死率为30%至40%。以下是关于脑出血的一些常见问题:
1.脑出血是怎么引起的?
高血压是脑出血的主要原因。90%以上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血压过高会使脑内小动脉形成粟粒样大小的瘤体,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微动脉瘤破裂可导致脑出血。
长期的高血压还会使脑小动脉内膜受损、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的脂质容易在破损处沉积,形成粟粒样小动脉瘤,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就会使小动脉瘤破裂出血。
此外,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畸形、脑淀粉样血管病变、颅内动脉瘤、烟雾病、夹层动脉瘤、溶栓或抗凝治疗等也可能导致脑出血。
2.脑出血有哪些症状?
头痛:剧烈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当颅内压增高时,疼痛会发展到整个头部。
呕吐:呕吐多为喷射状,与进食无关。
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昏迷或半昏迷。
运动和语言障碍:可引起偏瘫、失语等症状。
眼部症状:瞳孔不等大、偏盲、眼球活动障碍等。
3.脑出血如何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等。
控制血压: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控制颅内压: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呋塞米等,降低颅内压。
手术治疗:对于出血量较大、症状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手术等。
康复治疗:脑出血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治疗等,促进患者的康复。
4.脑出血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控制血压:高血压患者应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保持血压稳定。
控制血脂:高血脂患者应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必要时服用降脂药物。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应戒烟限酒。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避免血糖波动。
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
定期体检: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脑血管疾病。
总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预防脑出血的发生。如果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