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等,常伴有消瘦、乏力等症状,病情轻重不一,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黏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便秘等,常伴有消瘦、乏力等症状。病情轻重不一,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
1.病因
(1)感染因素:感染是导致慢性结肠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
(2)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等也可能导致慢性结肠炎的发生。
(3)遗传因素:部分慢性结肠炎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
(4)环境因素:长期的精神压力、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等也可能诱发慢性结肠炎。
(5)其他因素:如肠道缺血、药物、放疗等也可能导致慢性结肠炎的发生。
2.症状
(1)腹泻:是慢性结肠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轻者每日排便2~3次,重者可达10余次。粪便多为糊状,混有黏液、脓血。
(2)腹痛: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下腹,疼痛一般在便后缓解。
(3)黏液便及脓血便:大便中可有黏液和脓血,严重者可有大量黏液脓血便。
(4)里急后重:是直肠炎症的典型症状,即肛门坠胀,排便不尽感。
(5)便秘:部分患者可有便秘症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
(6)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3.检查
(1)粪便常规和培养:可了解粪便中是否有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等,以及是否有病原菌感染。
(2)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慢性结肠炎的重要方法,可直接观察结肠黏膜的病变情况,并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3)X线钡剂灌肠检查:可了解结肠的形态、功能等情况,对诊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4)其他检查: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检查,可了解患者的炎症情况。
4.治疗
(1)一般治疗:包括休息、饮食调整、心理调节等。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饮食上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
(2)药物治疗: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5.预后
慢性结肠炎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情轻重、治疗方法、患者的依从性等。一般来说,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好。患者应注意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以提高预后。
总之,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遵医嘱治疗,定期复查,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