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疝气的主要症状有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局部坠胀疼痛、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儿童患者手术时机需谨慎选择。
小肠疝气即腹股沟疝,是普外科的常见疾病,多发生于老年男性和儿童,其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
1.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这是最常见的症状。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在腹股沟区会出现一个鼓起的包块,有时会降入阴囊。平卧或用手推送,包块可回纳腹腔。
2.局部坠胀、疼痛:如果包块不能回纳,发生嵌顿,会出现局部坠胀、疼痛等肠梗阻症状。
3.消化不良、恶心、呕吐: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4.其他症状:如果疝囊较大,可能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导致下肢水肿、行动不便。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症状并非都同时出现,且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长期吸烟者、有疝气家族史者等,即使没有症状,也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小肠疝气患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较轻、无法耐受手术或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主要包括佩戴疝气带、使用疝气托等。手术治疗是治疗小肠疝气的根本方法,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疝修补术等。
此外,对于儿童小肠疝气患者,手术治疗的时机非常重要。一般来说,6个月以下的患儿可暂不手术,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果患儿超过1岁,或出现嵌顿、绞窄等并发症,应及时手术治疗。
总之,小肠疝气的症状多样化,需要引起重视。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因素,以预防小肠疝气的发生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