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可以分为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以及脾不统血,调理方式与病因有关。
此病多由于过度疲劳、饮食不节、忧思过度、身体虚弱等原因引起,患者通常感觉腹胀纳少、肢体倦怠、形体消瘦以及饭后食胀等,通过服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可以健脾益气。也可以服用中药如黄芪、人参、西洋参等,可以帮助促进脾胃功能。
此病多由于脾气衰微、过食生冷食物及药物等原因,引起脾阳损伤、肾阳不足而出现大便溏稀、小便短少、纳少腹胀、形寒气却、面色无华等症状。通过服用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等,可以温脾散寒,帮助改善脾肾阳虚的症状,也可以使用苍术、干姜、小茴香等中药,帮助补充阳气、温热脾胃。
如果脾气虚弱、中气下陷,可以导致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状,通过服用补中益气丸、黄芪建中丸等,可以帮助升举阳气、补气健脾。也可以使用甘草、黄芪、柴胡、升麻等中药,帮助缓解中气不足、气虚下陷的症状。
如果脾气虚弱不能摄血,可能出现慢性出血的表现如月经量多、便血、皮下出血等。通过服用健脾生血片、逍遥丸等,可以帮助健脾养血,也可以使用白术、酸枣仁、当归等中药,帮助益气健脾、固摄止血。平时可以多吃大枣、猪肝、阿胶等补血、健脾胃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