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肚子疼可能与急性胃肠炎、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疾病有关,需要根据病因进行处理。
急性胃肠炎可能与轮状病毒感、大肠埃希菌、阿米巴虫等病原体感染等有关,年龄较小、过早断奶、营养不良等因素也会诱发急性胃肠炎。由于炎症刺激,胃黏膜充血水肿,导致幼儿肚子疼。
2.肠套叠
肠套叠发生后,需要尽快进行空气或造影灌肠复位,如果复位失败或有肠粘膜坏死,需要进行破腹探查术,切除病变肠管后进行手动复位。平日要对幼儿进行科学喂养,避免暴饮暴食,辅食添加要循序渐进,防止肠胃不适。还要注意保暖,以免受凉发生胃肠蠕动异常。
肠系膜淋巴结炎主要由柯萨奇B病毒感染引起,还与细菌、支原体、寄生虫感染等因素有关。病毒沿着血液循环到达肠系膜淋巴结,引起炎症,导致幼儿出现肚子疼的症状。
如果是细菌感染,患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莫西林胶囊或头孢克肟颗粒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比如膦酸奥司他韦颗粒或利巴韦林颗粒等,患儿如果出现发热症状,需要服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片进行退热。患儿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可以切除阑尾,防止腹痛再次发作。必要时做淋巴结组织活检,排除肿瘤等因素。患者发病期间禁食,可以吃流质食物,比如米汤、稀饭等食物。家长可以用热毛巾热敷患儿腹部,缓解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