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Hp感染率高,症状不典型,疾病进展快,耐药率高,传染率高,治疗采用四联疗法,需注意个体化、药物不良反应、饮食卫生和定期复查。
幽门螺旋杆菌(Hp)是一种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儿童Hp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至10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和胃癌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儿童Hp感染具有以下特点:
1.Hp感染率高:Hp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至10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
2.症状不典型:儿童Hp感染后,多数无明显症状,少数可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
3.疾病进展快:儿童Hp感染后,疾病进展较快,容易导致胃十二指肠溃疡和穿孔等并发症。
4.Hp耐药率高:儿童Hp感染后,Hp耐药率较高,容易导致治疗失败。
5.传染率高:Hp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儿童容易通过密切接触、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和水等途径感染Hp。
儿童Hp感染的治疗与成人基本相同,主要采用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铋剂。疗程一般为10-14天。儿童Hp感染的治疗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个体化治疗: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过敏史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2.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某些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过敏、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情况。
3.注意饮食卫生:治疗期间,应避免患儿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4.定期复查:治疗结束后,需要定期复查,了解Hp根除情况。
总之,儿童Hp感染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及时带患儿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