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低和甲减是同一个概念,甲低是甲减的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根据病因的不同可分为原发性甲减、中枢性甲减及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甲减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起病的年龄,胎儿和新生儿期、婴幼儿期、儿童和青春期、成人甲减的症状各有不同。对于甲减的治疗,主要是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目的是将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内,需要终身服药。此外,甲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适当休息和运动、饮食调整、定期复查、注意保暖、保持心情舒畅。
甲低和甲减是同一个概念,甲低是甲减的简称。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根据病因的不同,甲减可分为原发性甲减、中枢性甲减及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可分为:
原发性甲减:由甲状腺腺体本身病变引起的甲减,占全部甲减的90%以上,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又可分为:
特发性甲减:病因不明,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
桥本甲状腺炎:是成人原发性甲减最常见的原因。
药物性甲减:由于抗甲状腺药物使用过量导致。
放射性碘治疗后:碘131治疗后甲减发生率在5%~10%。
手术后甲减:甲状腺次全切除或甲状腺全切后。
中枢性甲减:是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病变引起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或促甲状腺激素(TSH)产生和分泌减少所致的甲减,垂体外照射、垂体大腺瘤、颅咽管瘤及产后大出血是较常见的原因。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由于甲状腺激素在外周组织实现生物效应障碍引起的综合征。
甲减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起病的年龄。胎儿和新生儿期甲减:胎儿和新生儿甲减临床表现极为隐蔽,多为过期产、生理性黄疸时间延长、腹胀、便秘、脐疝、肌张力减低、体温低、末梢循环差、吃奶差、哭声低且少、呼吸慢等。婴幼儿期甲减:多为隐匿性,不易被发现,主要表现为特殊面容和体态,如皮肤粗糙、毛发稀疏、无光泽、颜面黏液水肿、眼距宽、鼻梁低平、唇厚、舌大且宽厚、常伸出口外、流涎等。儿童和青春期甲减:多数起病隐匿,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出牙晚、囟门闭合迟、智力低下、表情呆板、淡漠、算数和书写能力差等。成人甲减:多见于中年女性,起病隐匿,病情发展缓慢,不少患者可缺少典型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嗜睡、记忆力减退、少汗、关节疼痛、体重增加、便秘等。
对于甲减的治疗,主要是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目的是将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内,需要终身服药。治疗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甲状腺功能等因素来调整。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此外,对于甲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适当休息和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
饮食调整:适当增加碘的摄入,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避免食用卷心菜、白菜、油菜等富含致甲状腺肿物质的食物。
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尤其是在冬季。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总之,甲减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保持心情舒畅,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