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咽喉肿痛的穴位主要有少商、合谷、尺泽、内庭、鱼际,可清热利咽、醒脑开窍、疏风解表、清热止痛等,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针灸操作。
咽喉肿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由感染、过敏、刺激等原因引起。中医认为,咽喉肿痛与肺、胃、肝经有关,治疗咽喉肿痛的穴位主要有以下几个:
1.少商穴:位于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少商穴是手太阴肺经的井穴,具有清热利咽、醒脑开窍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咳嗽、气喘、发热等症状。
2.合谷穴: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具有疏风解表、清热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头痛等症状。
3.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尺泽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合穴,具有清热泻火、润肺利咽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咳嗽、气喘、咯血等症状。
4.内庭穴:位于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齿痛、口歪、鼻衄等症状。
5.鱼际穴:位于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鱼际穴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具有清肺热、利咽喉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咳嗽、咯血、失音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操作。同时,对于严重的咽喉肿痛,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