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梅毒是指感染梅毒螺旋体后,血清反应阳性而无症状和病变的情况,其原因是梅毒螺旋体可潜伏,诊断依靠梅毒螺旋体检查和梅毒血清学试验,治疗需早期足量规则,预防要避免不洁性行为。
隐性梅毒是指少数人感染了梅毒螺旋体后,在体内可终身隐伏(血清反应阳性,而无症状和病变),或在二、三期梅毒活动,局部病变消失而血清反应阳性。
隐性梅毒的原因主要是梅毒螺旋体进入人体后,可经过2-4周的潜伏期后,在外生殖器部位发生硬性下疳,在这期内,机体没有任何自觉症状,这是一期梅毒。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梅毒螺旋体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大量繁殖,播散全身,引起皮肤、黏膜、骨骼、内脏、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多脏器损害,产生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这就是二期梅毒。如果二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螺旋体可潜伏下来,多年后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螺旋体再次繁殖,发生三期梅毒。但是,在这三期梅毒发生前的无症状阶段,称为隐性梅毒。
隐性梅毒的诊断主要依靠梅毒螺旋体检查和梅毒血清学试验。梅毒螺旋体检查包括暗视野显微镜检查、镀银染色法或荧光抗体染色检查等。梅毒血清学试验包括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等,常用于初筛和疗效观察。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等,特异性较高,常用于确诊。
隐性梅毒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用药足量、疗程规则。治疗后应定期进行临床和实验室随访,以尽早发现心血管梅毒和神经梅毒。
隐性梅毒的预防主要是避免不洁性行为,正确使用避孕套,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患者的分泌物和污染物品等。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梅毒,应及时就医,进行梅毒螺旋体检查和梅毒血清学试验,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