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可分为18种类型,主要包括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皮肤划痕症、寒冷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压迫性荨麻疹、血清病性荨麻疹、自身免疫性荨麻疹、感染性荨麻疹、蛋白胨性荨麻疹、寒冷性蛋白过敏性荨麻疹、热性荨麻疹、接触性荨麻疹、水源性荨麻疹、运动性荨麻疹、延迟性压力性荨麻疹等。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可分为多种类型。以下是各种荨麻疹的早期症状:
1.急性荨麻疹:发病急,常突然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可相互融合成片,风团可局限也可泛发全身,数分钟或数小时后消退,不留痕迹,但新风团又陆续出现,此起彼落,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心慌、烦躁、恶心、呕吐、甚至血压降低等过敏性休克症状。部分患者可累及胃肠道,导致黏膜水肿,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2.慢性荨麻疹: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数月或数年之久。有的有时间性,如晨起或临睡前加重,有的则无一定规律。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病因,其发病与食物、药物、感染、吸入物、物理因素、精神因素等有关。
3.皮肤划痕症:又名人工荨麻疹,用手搔抓或用钝器划过皮肤后,沿划痕发生条状隆起,伴有瘙痒,不久消退。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伴发。
4.寒冷性荨麻疹:分为两种,一种为家族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出生后或早年即可发病,可持续终生,遇冷发生风团或斑状水肿,有时进食冷饮可致口腔和喉头水肿,接触冷风、冷水或冷物后,暴露或接触冷物部位产生风团或斑块状水肿。另一种为获得性,较常见,从冷水中游泳或暴露于冷空气中、接触寒冷物体后,数分钟内局部出现瘙痒性水肿和风团,可自行消退。
5.胆碱能性荨麻疹:多见于青年,由于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乙醇饮料后,躯体深部温度上升,促使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病。风团直径一般为2-3mm,周围有红晕,分布于躯干上部和上肢,互不融合,有时仅有剧痒而无皮疹,可与0.5-1小时内消退。
6.日光性荨麻疹:较少见,由中波及长波紫外线或可见光引起,以波长300-320nm最敏感。风团发生于暴露部位的皮肤,有痒和烧灼感,有时仅有红斑或风团,严重者可出现水疱、疼痛。
7.压迫性荨麻疹:皮肤受压后4-6小时,局部发生肿胀,持续8-12小时消退。多发于身体受压部位,如掌、跖、臀、上背,少见于面部。
8.血清病性荨麻疹:是由于药物(青霉素、痢特灵等)、疫苗或异体血引起。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增多。风团出现于注射局部,并有烧灼感,一般在注射后数小时或数天发生。
9.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包括物理性荨麻疹、延迟性皮肤划痕症、延迟性压力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激活性自体免疫性荨麻疹。
10.感染性荨麻疹: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感染均可引起。急性感染性荨麻疹常伴有高热、寒战、关节痛等全身症状,预后良好。
11.蛋白胨性荨麻疹:是蛋白湅直接通过肠黏膜吸收所致。主要是由于食物过敏引起的,如鱼、虾、蛋类、奶类等。
12.寒冷性蛋白过敏性荨麻疹:在冷水中浸泡或接触冷物后,受冷区出现瘙痒性水肿和风团。约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可消失。
13.热性荨麻疹: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种,可能与精神紧张、运动、热、酒精等有关。
14.接触性荨麻疹:其特点是皮肤接触某些变应原后发生风团和红斑。可分为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类。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系由原发性刺激物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几乎所有接触者均发病,不具有个体选择性。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系由于局部形成抗原,通过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而引起,具有个体选择性。
15.水源性荨麻疹:接触水后数分钟内,在接触部位发生瘙痒性风团和红斑。
16.运动性荨麻疹:是由于运动后促使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病。
17.延迟性压力性荨麻疹:皮肤受压后数小时,局部发生肿胀,持续8-12小时。
18.其他:尚有阿司匹林性荨麻疹、渗出性荨麻疹、自身免疫性低补体荨麻疹等特殊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症状仅供参考,荨麻疹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出现疑似荨麻疹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