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症状包括皮肤损害、毛发脱落、感觉及出汗障碍、神经受累、全身症状等。
1.皮肤损害
早期皮损为浅色、浅黄色或淡红色斑,边界模糊,广泛而对称分布于四肢伸侧、面部和躯干等。晚期皮损呈深在性、弥漫性浸润,常伴暗红色结节,面部结节或斑块可融合成大片凹凸不平的损害,如双唇肥厚、耳垂肿大,形如狮面。皮损部位可能出现红斑、丘疹、结节、斑块、溃疡、瘢痕等多种形态。
2.毛发脱落
眉毛、睫毛、鼻毛、阴毛、腋毛等均可脱落,且随病情进展可能加重。
3.感觉及出汗障碍
皮损部位有明显的感觉障碍及出汗障碍,患者可能感到麻木、蚁行感或失去对冷热、触觉的敏感度。
4.神经受累
周围神经受累严重,可产生面瘫、手足运动障碍、肌肉萎缩、畸形等。如手指变形、指端变细呈笔尖状,下肢水肿,小腿皮肤变硬等。晚期还可能出现骨质疏松、足底溃疡等严重并发症。
5.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但通常不是麻风病的典型表现。近年来麻风误诊的报告中发热者比例不少,可能与病情复杂或合并其他感染有关。
若出现上述症状或确诊为麻风病,需及时就医遵医嘱规范治疗,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