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是一种严重影响新生儿健康和发育的疾病。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良或缺失是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导致甲状腺无法正常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此外,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的酶缺陷、母亲孕期碘摄入不足等也可能导致该疾病的发生。
患儿可能出现黄疸持续时间长、喂养困难、腹胀、便秘、哭声低且少、嗜睡、对外界反应低下等症状。长期未治疗的患儿会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包括身高增长缓慢、智力低下等严重后果。
通过新生儿足跟血筛查是早期发现的重要手段。如果筛查结果异常,需要进一步进行血清甲状腺功能检查,包括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指标的测定,以明确诊断。
一旦确诊,应立即开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常用的药物为左甲状腺素钠。治疗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和甲状腺功能情况调整剂量。早期、规范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使其生长发育接近正常儿童水平。
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同时,还需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身高、体重、智力等方面,确保治疗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