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症状通常包括胸痛、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低血压和休克、心力衰竭等。
1、胸痛
心肌梗死发生时,胸痛是首发且比较常见的症状。疼痛通常位于心前区或胸骨后,表现为压榨性、刀割样或闷痛,程度较重且难以忍受,持续时间较长,往往超过30分钟,甚至可达数小时或更长。疼痛还可能放射至颈部、左臂、背部、下巴或上腹部,甚至放射至牙齿和手指。
2、全身症状
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伴有白细胞增加,类似于感染的表现。此外,患者还可能感到难以形容的不适,如全身乏力、虚弱、头晕、恶心等。
3、胃肠道症状
部分患者在心肌梗死早期常伴有恶心、呕吐、上腹胀痛、肠胀气、呃逆等胃肠道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血量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等有关。
4、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可能表现为心跳过快、心跳过缓或心跳不规律等。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可能引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等严重后果。
5、低血压和休克
心肌梗死可能导致低血压和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神志迟钝、晕厥等症状。
6、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脏收缩力减弱且不协调,患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或右心衰竭,表现为颈静脉怒张、肝肿痛和水肿等。
心肌梗死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且病情发展迅速,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120)并前往医院就诊。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时,尽量让患者保持平静,避免自行移动,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