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1.病因及发病机制
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斑块不稳定是关键因素,可由多种因素诱发,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长期作用,以及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诱发。
2.临床表现
包括典型的胸痛,常为压榨性、紧缩感或烧灼感,可放射至左肩、左臂等部位;还可能伴有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不同患者的表现可能存在差异,部分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
3.诊断方法
心电图是重要的诊断手段之一,可发现心肌缺血的特征性改变。此外,血液检查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等的升高也有助于诊断。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具体情况。
4.治疗措施
包括立即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以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大;抗凝治疗;缓解疼痛,如使用吗啡等药物;尽快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可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等。同时,要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如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
5.预后及预防
预后与梗死面积、治疗及时性等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预防方面,要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等,定期进行体检和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同时,加强预防措施对于降低其发病率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