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的运动形式主要包括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蠕动。
1.容受性舒张
这是胃特有的运动形式。当进食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肌肉的舒张,使胃的容积增大,以容纳摄入的大量食物,而胃内压基本保持不变。容受性舒张的生理意义在于适应大量食物的暂时储存,同时保持胃内压相对稳定,从而防止食糜过早排入小肠,有利于食物在胃内的充分消化。
2.紧张性收缩
胃壁平滑肌经常保持一定程度的持续收缩状态,称为紧张性收缩。这种收缩使胃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有助于胃液向胃内各部位的推送,以及维持胃与其他消化器官之间的正常位置关系。同时,紧张性收缩还能使胃内保持一定的压力,促进胃液与食物的混合,有利于消化。
3.蠕动
胃的蠕动从胃的中部开始,有节律地向幽门方向推进。蠕动波在胃窦部最为明显,每分钟约3次。胃的蠕动可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进一步磨碎食物,并将食糜逐步推送至幽门部,排入十二指肠。
胃通过这些特有的运动形式,协同完成对食物的储存、消化和推送等重要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