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制是有机磷农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导致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从而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有机磷农药是一类常用的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人体接触或吸入有机磷农药后,农药会通过皮肤、呼吸道或胃肠道进入体内。其中,乙酰胆碱酯酶是一种重要的酶,它可以分解乙酰胆碱,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在突触间的传递受到控制。然而,有机磷农药会与乙酰胆碱酯酶结合,形成难以分解的复合物,从而抑制了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
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会导致胆碱能神经持续过度兴奋,产生一系列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泪、流涕、多汗、瞳孔缩小、肌肉震颤、抽搐、昏迷等。严重中毒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一旦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应立即远离中毒现场,脱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皮肤和黏膜。如果是经口中毒,应及时催吐、洗胃。同时,尽快就医,进行解毒治疗,常用的解毒药物有阿托品、碘解磷定等。
预防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关键是正确使用农药,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个人防护。在使用农药时,应穿戴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农药。同时,要注意储存农药的安全,避免儿童接触。如果出现可疑的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接触农药的情况,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