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脸上有红斑和脱皮的症状,可能是由于神经性皮炎、过敏、多形红斑、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导致的,需要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
1、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可能是过度抓挠皮肤或者衣服摩擦、长时间处于性情急躁的情况下而引起的,患者皮肤受到刺激后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就可能引起局部红斑、瘙痒、脱皮等症状。
患者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地塞米松软膏、他克莫司软膏等药物涂抹患处,改善红肿和瘙痒的症状,如果皮损处有渗出的症状,建议使用硼酸溶液、醋酸氯己定溶液等外用药湿敷,防止病情加重。如果皮肤干燥还要注意做好皮肤保湿。除此之外,紫外线照射、强脉冲光等物理方法,也可以加快皮损的恢复,但是12岁以下未成年人禁止使用。
2、过敏
花粉、尘螨、化学制剂等多种过敏原都可能会刺激患者的面部皮肤,导致局部红肿脱水,出现红斑和脱皮的症状。
轻症患者可以局部冰敷,促进毛细血管收缩,促进红斑消退,并帮助止痒,也可以使用炉甘石洗剂、硼酸溶液等药物涂抹治疗,伴有全身症状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药物治疗进行抗过敏治疗。日常生活中需要远离过敏源,并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
3、多形红斑
该病可能是由于感染、药物刺激、自身免疫疾病、激素变化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患者的皮肤黏膜受到刺激后常会出现红斑样丘疹,恢复期间可出现脱皮的现象。
可以使用红霉素软膏、硼酸溶液、炉甘石洗剂等多种药物治疗,严重时还可以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如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必要时还可以使用环孢素、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合并单纯疱疹感染的患者,还可以使用更昔洛韦、阿昔洛韦等药物抗病毒治疗。
4、系统性红斑狼疮
该病可能是由感染、药物刺激、自身免疫疾病、激素变化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活动期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黏膜损伤的症状,脸上可出现蝶形红斑、黏膜溃疡、脱皮等症状。
轻症患者可以先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氯喹、羟氯喹等抗疟药对症治疗,还可以配合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激素类药物外用,如果激素效果不佳还可以使用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而重症患者除了以上药物外,还需要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除此之外,使用贝利尤单抗、利妥昔单抗等生物制剂也是较为前沿的治疗方法。
平时注意清淡饮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过度抓挠皮肤,有助于预防类似的症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