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心肌损伤多由感染引起,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临床表现为胸闷、乏力、心悸、气短等,少数患儿可能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如果宝宝被诊断为心肌损伤,家长需要引起重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1.充分休息
让宝宝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哭闹,保证充足的睡眠。
2.合理饮食
给予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蔬菜、水果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营养心肌的药物,如辅酶Q10、维生素C、磷酸肌酸钠等,以促进心肌损伤的恢复。
4.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带宝宝进行复查,了解心肌损伤的恢复情况。
5.避免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洗手,避免带宝宝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预防感染。
6.观察病情
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面色、呼吸等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需要注意的是,心肌损伤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家长应保持耐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宝宝过度劳累,保证宝宝的营养均衡。如果宝宝出现胸闷、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