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荨麻疹主要从病因治疗、辨证论治、其他治疗方法等方面入手,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和避免搔抓。
1.病因治疗:
外感六淫: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邪侵袭人体,导致营卫失和,从而引发荨麻疹。治疗时应根据不同的邪气类型,采用祛风、散寒、清热、祛湿等方法。
内伤七情:情志失调,如过度紧张、焦虑、愤怒等,可导致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引发荨麻疹。治疗时应注重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海鲜等食物,可导致脾胃湿热,内生湿邪,诱发荨麻疹。治疗时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发物。
禀赋不耐:禀赋不耐是指人体先天禀赋不足,对某些物质过敏,如花粉、尘螨等。治疗时应注重调理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2.辨证论治:
风热证:风邪侵犯人体,导致风热相搏,发为荨麻疹。表现为皮疹色红,灼热瘙痒,遇风加重,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等症状。治疗时应疏风清热,方用消风散加减。
风寒证: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导致寒凝血瘀,发为荨麻疹。表现为皮疹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减,伴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治疗时应疏风散寒,活血化瘀,方用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
胃肠湿热证: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致胃肠湿热内生,郁于肌肤,发为荨麻疹。表现为皮疹色红,瘙痒剧烈,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等症状。治疗时应清热利湿,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血虚风燥证:久病不愈,或气血不足,导致血虚风燥,发为荨麻疹。表现为皮疹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伴有面色无华,头晕,乏力等症状。治疗时应养血祛风,润燥止痒,方用四物汤合消风散加减。
3.其他治疗方法:
中药外洗:将中药煎汁后外洗患处,可起到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作用。
针灸:针灸治疗荨麻疹具有一定的疗效,可选取曲池、血海、风市、三阴交等穴位进行针灸。
拔罐:拔罐可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对于荨麻疹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荨麻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海鲜等食物,避免搔抓患处,保持皮肤清洁。如果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