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钾的原则包括:尿量达30ml/h以上方可静脉补钾,浓度不宜过高,速度不宜过快,总量应根据缺钾程度和时间决定,尽量口服补钾。
1.见尿补钾:
尿量必须在30ml/h以上,才可以静脉补钾。
因为钾离子是细胞内液的主要阳离子,细胞外液的钾离子浓度只有3.5-5.5mmol/L,当人体缺钾时,会使全身所有的细胞都处于缺钾状态。但补充钾离子时,不能直接静脉推注,只能将氯化钾加入生理盐水中缓慢静脉滴注,因为细胞外液的钾离子浓度只有3.5-5.5mmol/L,输入的钾离子会迅速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内外钾离子浓度逆转,从而使细胞内缺钾更加严重。
只有当尿量达到30ml/h以上时,才说明肾脏已经能充分排泄钾离子,此时补钾才相对安全。
2.补钾浓度不宜过高:
氯化钾的浓度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0.3%。
浓度过高会刺激静脉引起疼痛,甚至导致静脉炎。
3.补钾速度不宜过快:
氯化钾的输入速度不宜过快,一般每分钟不宜超过60滴。
速度过快会导致血钾浓度急剧升高,甚至引起心跳骤停。
4.注意补钾的总量:
补钾的总量应根据缺钾的程度和时间来决定。
一般每天补钾40-80mmol即可,严重缺钾时可补钾60-80mmol,但补钾的速度和总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5.尽量口服补钾:
能口服补钾的尽量口服,因为口服钾剂的胃肠道反应较小,而且更安全。
只有在严重呕吐、严重腹泻或不能口服补钾时,才需要静脉补钾。
总之,静脉补钾是治疗低钾血症的重要方法之一,但需要严格掌握补钾的原则,避免发生高钾血症等并发症。在补钾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钾浓度、心电图等指标,根据病情及时调整补钾的速度和总量。同时,对于特殊人群,如肾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患者,补钾时应更加谨慎,必要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